存款挂牌利率迎来再度下调。经过本轮降息后,国有大行一年期挂牌定存利率已经全部跌破“1字头”。对于追求稳健理财的投资者而言,存款利率下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是存款利息的减少,银行理财市场同样面临挑战。
01
存款利率不断下调
本周,国有六大行的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一年期利率在0.95%-0.98%区间,跌破1%关口,进入“0字头”时代。随后,平安、中信、兴业、光大、浦发、民生、广发、华夏等多家股份制银行,也跟进下调了存款利率。
这是上述银行今年首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去年7月、10月,上述银行曾两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挂牌利率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5月20日发布的公告
在挂牌利率调整幅度上,目前已采取调降措施的银行统一步调,3年期和5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降幅最大,达到25BP。3个月、6个月、1年期和2年期均下调15BP,活期利率则下调5BP。调降后,1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跌下“1”字头,中长期存款利率则低于1.5%。
根据相关业内人士测算,以10万元为例,存5年的利息从7750元减少到6500元,相当于每月少赚20.8元。随着1年期定存利率首次跌破1%的心理关口,传统银行储蓄的“躺赚”时代彻底结束。
有业内专家表示,理财和定存的“比价效应”或一定程度推动存款向理财搬家、带动定存财富化。在“比价效应”作用下,部分定存到期、潜在新增定存或转向理财,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或承接这部分超额流出,从而长期带动定期存款的财富化,但“存款搬家”的规模可能有限。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当前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维持低利率水平,一方面有助于资本市场走强,一个健康繁荣的资本市场,是提振信心、激发消费的有效抓手,也是破解当前经济困局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低利率有助于推动“存款搬家”,引导居民将沉淀在银行账户中的资金逐步转移出来,激活资金流动性,进而助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