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众汽车 > 杨敦干:从太初模型看医疗AI“协和方案”

杨敦干:从太初模型看医疗AI“协和方案”

发布时间:2025-05-18 17:28:24 发布用户: 15210273549

5月17日下午,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办的“数字转型创新、智绘健康未来”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上,北京协和医院纪委书记杨敦干表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行业焦虑,需要以“做好规划,夯实基础,急用先行,开放共生”为方针,推动医疗AI发展。

北京协和医院纪委书记杨敦干。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

杨敦干介绍,在人工智能赋能卫生事业方面,去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南》,涉及4大领域,共84个应用场景,为各医院开展人工智能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截至今年4月份,中国共有710家医院部署DeepSeek。今年1月,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也发布了关于医疗社会服务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战略规划,涉及5个主要领域以及2个附加领域,从国家层面进行战略规划,加强系统性布局。

杨敦干介绍,依托“协和智枢”平台,北京协和医院落地80项AI应用。针对罕见病的“太初模型”则采用“极小样本冷启动”的方式,通过少量数据与医学知识融合即可实现全流程辅助决策,改变传统诊断模式。“过去培养一名罕见病遗传解读专家需要十年左右,每天解读4份报告,如今大模型支持致病基因和位点自动化选择,为提高罕见病的精准诊断的提供了新的范式。”

“人工智能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很多人担心在技术浪潮中被抛下。”面对时代需求,医院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做好人工智能规划?杨敦干提到,离不开16个字——“做好规划,夯实基础,急用先行,开放共生”。具体而言,要思考“未来医院形态”,认同“AI不是物理叠加,而是与医疗发生化学反应”;要明确数据安全、人才培养是“高质量发展底座”,否则AI应用就是空中楼阁;要从“患者不满、员工关注、医院关键问题”入手,螺旋式提升应用;要呼吁构建“数联体、智联体”,把医院数据汇入国家级数据集大湖,通过医企、医校合作模式形成共赢生态

Copyright 2017-2024 团结人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12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