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长沙5月27日讯 (通讯员 李康)5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治在线》栏目携手拼多多共同发起,联动青岛公安启动“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青岛站活动,帮助易走失老人平安回家。
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数据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近1700万人,这些患病老人极易走失。此前,还有报告指出,我国每年走失的老人约有50万,相当于每天约1370人。
“回家的钥匙”公益行动听取公安部门以及相关专家的建议,设计和制作了一款采用北斗卫星定位等多项技术,内置芯片功能的钥匙扣,旨在解决阿尔茨海默病等患病老人走失难题。自2023年底发起以来,活动已经走过武汉、郑州两城,向5000多个易走失家庭发放了钥匙扣。
拼多多“回家的钥匙”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把钥匙扣同时解决了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生存风险”与“精神枷锁”的双重困境。“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寻回,更是对老一辈们所拥有生活的守护。”
北斗卫星定位钥匙扣
青岛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长江路派出所民警简齐恒表示,该派出所辖区有46万人,过去一年,平均每个月有8起老人走失案件。在接到走失家属的报警后,派出所都会立即出动警力全力寻找,在此期间,家属都会经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甚至情绪崩溃。
这些老人们曾经都是家庭的顶梁柱,但阿尔茨海默病让周围的一切包括家人开始变得陌生。没有人苛责他们,让他们平安回家对于家属来说,是失而复得的庆幸和感激。
寻找走失老人需要大量警力资源。青岛三面环海,冬季寒风阴冷。今年2月的一天傍晚6点左右,简齐恒接到报警称辖区内有76岁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白天出门,直到晚上儿女四人回家后,才意识到老人走失。派出所为此调出两辆警车和八名民警,联动分局指挥中心,查找小区及周边监控,每个楼栋、每条街道和每间店铺询问排查。夜晚光线不好,小区周边几条街都闪烁着寻人的手电。
时间越久,寻找难度越大,老人也越危险。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地毯式搜索,在距离住址4公里外,民警“追”上了走失老人。“当时他已经冻得浑身发抖,又累又饿,但依然很好强地说不需要帮助,可以自己找到家。”简齐恒说,“回看他的行进路线,毫无规律可循” 。
为了预防患病老人走失,很多家属想尽办法,除了将写有电话和地址的标识物缝在衣服上,有家属还不得不连哄带骗地禁止他们出门或者反锁家门,甚至用绳子把他们拴在自己的身上。
即使有人看护,老人依然有走失风险。有老人在家人忙于做饭时走出家门,买菜时跟在家人后面走丢,甚至在家人熟睡时起床悄悄离开。那些在住址周边打转的老人着实幸运,有些老人不会躲避车辆,有些老人在山中被找到时已经摔伤。
为了更快找到走失老人,减轻家属和民警寻找负担,“回家的钥匙”项目组与相关技术团队打磨出一款防走失钥匙扣。钥匙扣内置芯片,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和双向追踪模式,有效避免了老人因走失遭遇低温、脱水等生命威胁。
“回家的钥匙”首创“家人定位+路人扫码”双模守护系统。免费申领钥匙扣的家属,在民警的帮助下将钥匙扣和手机端“CMG回家的钥匙行动”小程序绑定后,可以实时查看老人定位,定位误差控制在10米内。而且,路人发现老人走失,也可以扫描钥匙扣的二维码获得社区民警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对方,从而大大缩短民警找寻时间,精简找寻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