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出海”,正在经历从“走出去”、“走进去”到“走上去”的转变。
当前,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海”的重要一极,泰国成为众多中国车企布局东盟市场的“桥头堡”。
建设保税工厂,对于广汽埃安在泰国实现本地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所谓保税工厂,是指经过海关批准,并在海关监管之下专门建立的工厂。”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夏晓峰向《中国汽车报》记者介绍,保税工厂是经海关批准并在海关监管之下,用保税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进行加工、制造外销商品的场所。凡经营加工装配、进料加工业务的企业,具有法人资格,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建立专门账册,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可申请设立保税工厂。像汽车保税工厂,可使用免税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等进行加工、生产、制造或存放外销产品。保税工厂的建设着重于降低贸易成本、加工成本,提高贸易效率,节省贸易等候时间,可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
据介绍,像广汽埃安这样在泰国获得批准的保税工厂,意味着其所有汽车生产所需原材料、零部件进口关税由11%降为0,可以带来显著的降本效益。
“根据相关规定,申请保税工厂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浙江财经大学现代消费研究中心研究员付亚霖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其中,要有专门加工、制造出口产品的设施和厂房;有专门的储存堆放进口货物和出口成品的仓库;对产品生产、销售、库存等情况有专门的记录账册;具有经海关培训合格取得证书的专门管理人员管理保税货物、仓库和账册。此外,企业在泰国申请在企业专门设立海关特派员的保税工厂,除具备上述相关条件外,还需具备为大型或特大型企业,以及年出口创汇额须达到一定数额等多项条件。
据悉,位于泰国罗勇工业园的埃安泰国保税工厂,于今年1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为23亿泰铢(目前1泰铢约合人民币0.2元),设计年产电动汽车5万辆。项目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计划在今年7月建成投产。
![保税工厂——中国汽车落子东盟“新姿势”](http://www.tuanjieren.com/uploads/image/2024/0612/153501B590.jpg)
无独有偶,去年11月,哪吒汽车与泰国与BGAC汽车组装公司合作的首家海外工厂泰国生态智慧工厂正式投产,以CKD(全散件组装)方式生产电动汽车。该工厂在2024年3月16日获得了泰国185(保税区运营许可证)许可,成为一家保税工厂。
“在很大程度上,选择保税工厂大多是为了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零关税的优惠。”西北工业大学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于冬生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泰国在传统内燃机汽车零部件领域是东南亚地区较为发达的国家,仅在泰国首都曼谷附近,规模较大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就超过700家,二级和三级零配件供应商超过1700家,基本覆盖了传统燃油车供应链。其中,包括博世、大陆集团、佛吉亚、江森自控、采埃孚、电装、爱信精机、矢崎等零部件巨头均在泰国设有工厂。
不过,泰国在电动汽车供应链方面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动力电池更是短板,目前仅有国轩高科、宝马电池工厂等少数电池工厂落户泰国。因此,哪吒、埃安等申请保税工厂更多是针对电动汽车生产或组装的需要,以及为车企在泰国投产初期保障关键零部件供应的需要,一旦后期实现了零部件本地化,其作用就会削弱。
“此外,泰国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还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对于包括中国车企在内的外国企业在泰国建厂可提供相应的支持。”付亚霖表示,按照泰国现行政策,在一些经济特区、自贸区的外国投资,符合条件的,将可以免除机械及零部件进口税,并免征为期8年的企业所得税等权益。目前,包括哪吒、埃安、国轩高科及正在建设的比亚迪泰国工厂都位于曼谷附近的罗勇工业园自贸区,只要覆盖符合泰国方面的规定条件,保税工厂、一定期限的免税等优惠政策应该都可以享受到。
近年来,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包括泰国等东南亚很多国家都在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落户投资建厂。
![保税工厂——中国汽车落子东盟“新姿势”](http://www.tuanjieren.com/uploads/image/2024/0612/1535015M51.jpg)
良好的营商环境、便于辐射东盟区域市场的地理区位是泰国吸引汽车产业投资的重要砝码。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泰国落户的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选择了罗勇工业园。“位于泰国罗勇府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建于2006年,是中国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已经有近300家中国企业在此建厂。”付亚霖表示,该工业园由中国华立集团与泰国安美德集团合作开发,地处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核心区域,其总体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涵盖保税区,也有很多保税工厂,主要吸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机械、电子等相关中国企业入园设厂。这表明,通过保税工厂、保税区等方式,对于汽车企业海外实现本地化生产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也能提供实际的帮助和便利。
“此前,泰国已经提出了要成为东南亚电动汽车生产基地的宏伟目标。”于冬生谈到,2022年,泰国就开始加速推动对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项目的投资,政府出台了推动该国电动汽车生产的各项措施。泰国国家电动汽车委员会也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即在2030年泰国电动汽车产量至少占该国汽车总产量的30%,推动泰国成为世界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或区域中心。
除了泰国,包括印尼、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例如,印尼在与泰国争夺“东南亚电动一哥”的头衔上也是不遗余力,政府对外资新建投资项目提供了大幅税收优惠。目前,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都设立了保税区或推出保税工厂制度,保税政策也成为这些国家推动本土汽车产业电动化、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的重要辅助政策。
“发力低碳化,加速电动化,已经成为很多东盟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夏晓峰表示,在这样的产业背景和政策支持下,中国车企“出海”东南亚,进一步提升本土化程度也迎来更多机遇。